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园林植物排水方法,以及园林植物排水方法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1、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了加强园林植物雨季养护的几点建议:一是地面植物养护的关键在于及时排水、防治病害、防倒伏、防折断、防杂草等。首先,要做到及时排水,就要及时排除地表水、土壤中的水和地下水。地表水清晰可见,易于掌握。一般要求雨后2至4小时内彻底清除。再生水要挖沟发挥作用。
2、加强通风。防止植株生虫生病。每周用杀虫剂、杀菌剂喷洒盆花1次。连续进行3~4次。盆花不要经常淋雨。以免养分流失。经常松土。防止土壤板结。垫高花盆。有利于排水。也可防止盆土积水。由于空气湿度大。叶子蒸腾作用降低。要减少浇水次数和浇水量。防止枝条徒长。
3、做好排水防止出现水涝 在夏天梅雨季节,家里养的一些不耐高温需要休眠的花卉,尽量把它放在阴凉通风处,避免阳光直晒和淋雨,不然很容易出现烂根和黄叶。在生长期的花卉,如果是在室外养护,每次下雨后也都要及时把花盆里的积水及时给它倒出来,不然花盆内积水的时间太长会使根系窒息,造成烂根黄叶。
4、在梅雨季节,喜湿类的花卉植物可以放在室外露天养护,可以适当的淋点小雨。养护期间,若是长期下雨或是有暴雨,需要将其移到通风处进行避雨。耐旱性较强且不耐水涝的花卉植物不建议在梅雨季节露天种养,可将其放在室内通风良好的位置。
由于园林中的地形起伏多变,有利于地面水的排除;3园林中大多有水体,雨水可就近排入水体;4排水设施应尽量结合造景;园林中的排水方式 1地面排水 在我园,大部分公园都***用地面排水为主,沟渠和管道排水为辅的综合排水方式。地面排水可归结为5个字,即:拦、阻、蓄、分、导。
园林给水的特点:1)园林中的用水较分散;2)用水分布于起伏的地形上,高程变化大;3)水质可根据用途不同分别处理;4)用水高峰时间可错开;饮用水(沏茶用水)的水质要求较高,以水质好的山泉最佳。
水质可根据用途的不同分别处理。设施简单园林给水设施比较简单。二次水源水资源比较缺乏的地区,园林中的生活用水使用过后,可以收集起来,经过初步的净化处理,再作为苗圃、林地等灌溉所用的二次水源。错峰用水用水高峰时间可以错开。
压力不同 给水管对压力有要求,而排水管通常不需要考虑压力的问题。
主要是排除雨水和少量生活污水;园林中多具有起伏多变的地形有利于地面水的排除;园林中大多有水体,雨水可就近排入园中水体;园林中大量的植物可以吸收部分雨水,同时考虑旱季植物对水的需要,干旱地区更应注意保水。
主要是园林给水工程、园林排水工程。园林给排水与污水处理工程是园林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必须满足人们对水量、水质和水压的要求。水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污染,而完善的给排水工程及污水处理工程对园林建设及环境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给水分为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及消防用水。
1、盆底垫木炭:盆底垫木炭可以避免病害、透水防腐的作用,普通多肉植物用得多。缘由:由于木炭有收敛、吸附和防腐的作用,可以将一些无害的杂菌杀灭,还能避免盆栽植物烂根。运用办法:挑一点比较大一点的木炭垫在盆底,不过也不能用太多。
2、可以***用挖排水沟和机械排水等办法。排水时对受涝程度不太严重的苗木可人工排水,大面积受涝或受涝程度较重则用水泵等设备排水。迅速扶正:植株经过水淹和风吹,根系受到损伤,容易倒伏,排水后必须及时扶正、培直。对已经倒伏的树木,凡是胸径10厘米以下的幼树,立即组织群众进行扶正。
3、明沟排水 在地表挖明沟将低洼处的积水引到出水处。此法适用于大雨后抢排积水,或地势高低不平不易实现地表径流的绿地.明沟宽窄视水情而定,沟底坡度一般以0.2%~0.5%为宜。暗沟排水 在地下埋设管道或砌筑暗沟将低洼处的积水引出。此法可保持地势整齐便利交通,节约用地,但造价较高。
4、全株枝叶喷布***蒸腾剂或遮盖遮阳网,减少蒸腾量;周围挖点状或沟状排水沟,但不宜离根系太近;需浇灌时,最好用500~600倍液的多菌灵或1500倍液的高锰酸钾溶液代替清水浇灌一次;于上午9时~下午4时之间多次枝叶喷水;主要钻孔施用“大树施它活”。
5、干枯的针叶铺在盆底是一个有效的排水方法,因为针叶具有良好的排水性且不会堵塞排水孔。在换盆时,这些针叶可以混合到新的培养土中,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并起到一定的肥效。 碎砖瓦片是另一种优秀的排水材料,它具有透气、保湿和保肥等多种优点。
6、夏季温度高,水分蒸发得快,这个时候水浇多了就不要再浇水了,等花盆里的土干了之后再浇水,如果是冬季水较多了就要注意了,冬季温度低通风差,水分不易蒸发,可以在盆底垫个东西或将花盆里的土翻一遍,让水分快点蒸发。
关于园林植物排水方法,以及园林植物排水方法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上一篇
研究生风景园林规划方向
下一篇
园林植物园景区预约平台